教會歷史

2007101910:51







     蘭嶼 是台灣的東南方的小島,由於是離島,交通較需要改善,因著小飛機

或船班少,所以很多事外界不清楚無法協助,有一年颱風把很多家都吹走了!

      颱風停了 很多人到教會開始整理教會,大家開始有感動重新建堂.....

   主後2000年耆老及教會弟兄姐妹整理一塊土地預備建造新教堂,我們大家高興一起合照

 

       我們一起禱告,一起求主,賜給我們能力去建造我們可以能有安全敬拜上帝的殿!

由於蘭嶼的原住民沒有經濟收入.又遇上島上很多家庭在重建,所以必須上帝施恩典!

 

 

 



 

這是教會歷史

八十年代末期以來,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鑑於台灣社會秩序的崩潰、人心的腐化,乃提出重建台灣人心靈的宣教目標。1999年第46屆總會更具體提出「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」方案,期望藉著基督福音力量來更新台灣社會的心靈,迎接人類歷史的第三個公元千年,落實上帝國在我們的人民與社會中。

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一百四十年的慶典之後,總會基於對台灣社會的關心,發現台灣在長期追求經濟成長,過度重視物質,卻導致心靈的空虛,多數人對個人自我價值之迷思、生命意義的不確定,因而對自己的身份、文化、族群、社會、甚至國家都無認同感;既無認同感,自然對生活及生命無法積極,更談不上對個人、家庭、社會、國家甚至世界會產生獻身的使命感;既沒有使命感、沒有對人、事、物奉獻之心志,人人都以不冷不熱的態度來過生活,那又何來成長?是以總會在實際宣教事工規劃上也將用「認同、委身、成長」為事工主軸,各委員會之事工將以認同為出發點,除了認同自己身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一員以外,對於自己的身份、族群、性別、文化、社會、國家、以及身為基督徒所應具備的職責都需有認同感,有了認同才能委身在上帝付予我們的使命中,當教會不分職份、男女老幼都「動起來」之後,教會才能成長;當教會成長,才能帶動台灣社會價值觀的提升。

以另一個角度來看,當教會準備要開始動起來,總會自然需規劃另一個十年的宣教方向。承續以「上帝國」為宣教的主旨,教會的事工也將由五大面向來進行:即宣揚福音、培育上帝的兒女、愛心服務、社會改革、關懷受造界。此五大面向之事工除了獨自推動,更要互相聯結,因為「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」(羅828)。我們期待,當十年後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要迎接宣教一百五十週年的時候,全體信徒(希望有比現在更多的信徒)都能一同誠心喜悅,歡喜地來同聲慶祝豐富的成果。因為,我們都在這場歷史的盛宴中成為主人,並且,十年後的台灣社會,也將因著基督徒的委身與成長而蒙受上帝的祝福。

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